基于您提供的 Git commit 信息,我为您整理本周的知识库复盘: # 主要新增/修改内容概览 本周的更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知识管理方法论优化 - [[GTD时间管理法]] - 新增了完整的五步骤流程说明和实践指南 - [[微调和推理时prompt一致性]] - 新增了技术细节笔记 - 多篇复盘笔记的格式调整(从 `##` 改为 `#` 标题) ## 2. 技术工具标准化 - [[WandB]] → [[wandb]] - 统一了工具名称的大小写规范 - 涉及多处引用更新,包括 [[Kaggle一期$]]、[[微调]]、复盘笔记等 ## 3. 内容清理与优化 - 删除了 [[大连理工小红书]] 长篇内容(725行) - 更新了多个笔记的修改时间戳 # 知识点与想法的关联分析 ## 核心洞察:**"解耦"思维的普遍应用** 1. **GTD的本质** - "想到做什么的念头,和具体做什么的动作解耦开" - 这与您的 [[PARA]] 系统、[[第二大脑]] 理念高度契合 - 与 [[微调]] 中的模块化思维有相似之处 2. **技术实践中的一致性追求** - [[微调和推理时prompt一致性]] 体现了系统化思维 - [[wandb]] 命名规范化反映了对细节的重视 - 这与 [[1 一切皆项目]] 的项目管理理念相呼应 3. **知识体系的迭代优化** - 复盘笔记格式统一(标题层级调整) - 删除冗余内容(大连理工小红书) - 体现了 [[原子笔记]] 和精简化原则 # 复盘与思考 ## 本周演变带来的洞见 1. **从混沌到有序** - 您正在将零散的实践经验(GTD、微调技巧)系统化为可复用的方法论 2. **标准化的重要性** - 工具命名、笔记格式的统一化有助于降低认知负荷 3. **断舍离的勇气** - 删除700+行内容说明您在践行"less is more" ## 经典问题变体及解法 **问题变体**:如何在快速迭代([[viva]] 项目、[[Kaggle一期$]])的同时保持知识体系的一致性? **您的解法**: - 通过 GTD 解耦"收集"与"执行" - 通过命名规范化减少认知摩擦 - 通过定期复盘([[2024年第42周]]、[[2025年第14周]] 等)保持反思 # 待办事项与改进建议 ## 优先级高 1. **完善 GTD 实践落地** - 创建 [[GTD实践模板]],结合 Notion/Todoist 具体工具 - 将 GTD 与现有的 [[PARA]] 系统深度整合 2. **技术笔记体系化** - 为 [[微调]] 相关内容建立完整的知识图谱 - 整理 [[wandb]]、[[Unsloth]] 等工具的最佳实践 ## 优先级中 3. **复盘流程优化** - 统一所有复盘笔记的格式和结构 - 建立复盘模板,包含固定的反思维度 4. **项目文档规范** - 为 [[viva]] 项目建立统一的文档规范 - 整理 [[Kaggle一期$]] 的经验教训 # 提问与下周展望 ## 建议思考的问题 1. **系统整合**:如何将 GTD 的"下一步行动"与 [[PARA]] 的 Projects 更紧密结合? 2. **知识复用**:[[微调和推理时prompt一致性]] 的经验能否应用到其他 AI 项目中? 3. **效率提升**:当前的复盘频率(每周)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日复盘或月复盘? ## 下周重点关注领域 1. **AI/ML 实践深化** - 将 [[微调]] 经验系统化为可复用的 workflow - 探索 [[wandb]] 在实验管理中的高级用法 2. **知识管理工具链** - 评估 GTD 工具选择(Todoist vs Notion vs 纯 Obsidian) - 优化 [[第二大脑]] 的信息流转路径 3. **项目推进与记录** - [[viva]] 项目的阶段性总结 - [[Kaggle一期$]] 的技术沉淀 # 目录结构调整建议 基于您当前的结构和使用模式,建议: ```Java 1 一切皆项目/ ├── 进行中/ # 保持现状 ├── 已结项/ # 建议增加项目总结模板 └── 项目模板/ # 新增:标准化项目启动 2 第二大脑/ ├── 0 工具系统/ # 建议细分:开发工具、AI工具、效率工具 ├── 1 概念/ # 保持现状 ├── 2 飞轮/ # 考虑改名为"系统"或"方法论" └── 3 实践/ # 新增:具体的实践案例和教程 3 博客/ # 建议增加"草稿"和"已发布"子目录 4 复盘/ ├── 周复盘/ # 按年份归档 ├── 月复盘/ # 新增月度总结 └── 年度总结/ # 新增年度回顾 ``` 这样的调整能让您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也便于后续的扩展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