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新增/修改内容概览
## A. 结构与命名层面的“大搬家”
- **概念树重构:**多处链接由“形式科学、数学科学”迁移到 “4 信息与模式”分类;与“知识/心智”相关的条目迁到 **“3 意识与心智”**。
代表性改动:
- [[语义搜索]] 路径更新(出现在 [[搜索SOP]]、OKR 文档等)。
- [[文字]]、[[阿拉伯数字]] 的归属更新(见 [[信息]])
- [[2 第二大脑/1 概念/3 意识与心智/知识]] 在多处被引用(见 [[分享:第二大脑、知识图谱、知识库]]、[[README]])。
- **习惯体系迁移与合并:**原 2/飞轮/0 工具系统/习惯/ 下多篇(含 [[习惯@]]、做、先入为主、效率、舒适区、问)被删除或迁移;核心内容整合到 2/飞轮/2 认知系统/习惯/ 下:
- 新版 [[习惯@]] 大幅扩写;
- [[舒适区]] 追加“**四个思路**”等新内容。
- **命名与标题风格统一:**
- 统一 [[WandB]](修正 Wandb 大小写)。
- 多文档把二级标题改为单 # 一级标题(如《[[最大似然估计]]》《[[Assignment 2 word2vec]]》等)。
- 若干链接路径指向新分类(如 [[make]]、[[语义搜索]]、[[bionic reading]] 等)。
## B. 学习与项目内容的显著更新
- **哲学学习路径成体系上线:**《[[哲学$]]》新增“**最佳路径**”“哲学大厦”“关键词”“参考资料”“9 位主线人物”等,做成一条可执行的路线(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
- **AI 实操长文深化:**《[[微调实战 -- 用Open-R1微调Qwen模型,强化AI数学推理能力]]》重构目录、替换图片、补齐 accelerate/zero3 与 sft/config_demo.yaml 配置讲解,并新增 **“模型部署(Hugging Face)”** 一节。
- **英语能力建设:**
- 《[[英语-shadowing 计划$]]》新增 2025‑08‑09 条目(filler/连读/短语)与“分段 Shadow 五步法”细化;
- 《[[托福考到100$]]》补记成绩对比、策略与链接更新(如 [[bionic reading]] 路径)。
- **Kaggle 项目维护:**《[[Kaggle一期$]]》刷新日期、修正 [[WandB]],并把“里程碑”标题层级统一。
- **CS 学习笔记整理:**
- 《[[Assignment 2 word2vec]]》与《[[最大似然估计]]》正文标题、子节结构、关键引用(如 [[softmax]]、[[损失函数]])统一排版
- 《[[cmake]]》与 [[make]] 的链接归类到“4 信息与模式”。
## C. 战略与复盘
- 《[[2025-2026 战略屋]]》更新:新增“**认知基建**”,技术目标中纳入 [[AI工程师]] / [[大模型工程师]] 路线。
- 历周复盘(如《[[2025年第14周]]》《[[2025年第17周]]》《[[2025年第27周]]》)同步修正到新路径与命名(如 [[WandB]]、[[模型评估]] 等)。
## D. 删除 / 合并
- 删除《RLHF》(博客)。该主题已在《[[微调实战 -- 用Open-R1微调Qwen模型,强化AI数学推理能力]]》与其它训练实践里有所覆盖。
---
# 知识点与想法的关联分析
- **理念层:**
- [[哲学$]] 的“最佳路径”强调“二手文献优先、问题驱动”,与 [[第一性原理]]、[[MECE]]、[[费曼学习法]] 的“**以用促学**、先框后细”一致,可串到 [[认知系统]] 的方法论专区。
- 习惯从“工具系统”迁到“认知系统”,本质是把**行为自动化**当作“心智资产”管理。这与 [[行动力]]、[[刻意练习]]、[[间隔复习]] 自然互链。
- **能力层(语言 & 表达):**
- [[英语-shadowing 计划$]] 的 **filler/连读/短语** 颗粒化记录,可直接服务 [[托福考到100$]] 的口语与听力;同时与 [[bionic reading]] 的阅读提速策略互补,形成“**听说读写**”闭环。
- **工程层(AI 实操):**
- [[微调实战 -- 用Open-R1微调Qwen模型,强化AI数学推理能力]] 与 [[Kaggle一期$]]、[[WandB]]、[[Hugging Face]] 构成“**数据→训练→评测→部署**”的一条龙路径;可回灌给“**第二大脑 AI 化**”目标(见 [[2025-2026 战略屋]]),为 [[Viva]] 等产品化尝试提供可复用流水线。
- 信息类笔记([[信息]]、[[信息论]]、[[信息熵]])与“语义检索/向量索引”的 [[语义搜索]] 彼此呼应,为后续知识库检索增强奠基。
---
# 复盘与思考
**这周的关键洞见:**
1. **先框再细,项目牵引。** 你把“哲学—学习路径”和“AI 微调—工程路径”都做成可执行的 SOP/MOC(如 [[哲学$]]、微调长文),形成“**路线图→清单→里程碑**”的复用资产。
2. **分类学升级开始收敛。** 把“习惯”纳入 认知系统、把“语义搜索”等纳入“4 信息与模式”,让“**心智与信息**”两棵树更清楚,后续链接维护成本会更低。
3. **命名与标题风格统一显著提质。** [[WandB]] 大小写、# 级标题统一,这些“格式层面的工程质量”会直接提升检索与复用效率。
**发现的趋势 / 问题 / 值得思考处:**
- **(重复)** 新版 [[习惯@]] 出现“段落重复、同名小节多次出现”的迹象(应是合并遗留),容易造成后续编辑冲突与阅读噪音。
- **(分类边界)** [[阿拉伯数字]] 被放在“1 社会与文明/文明/地理”,但从“**符号系统/表示法**”看,更像属于“4 信息与模式/语言/数字与表示”。是否需要回归“信息表示”一支?
- **(拼写/名词统一)** 历史笔记中有 DeepSEED 的拼写(应为 **DeepSpeed**),以及 open-r1/Open-R1 的混用;建议统一。
- **(合并与重定向)** 删除《RLHF》后,可考虑在相关主题页面顶部留一句“已合并至 …”的说明,避免外链/旧笔记跳转落空。
**我遇到的经典问题的变体 & 解法:**
- 变体:**“分类学漂移 + 链接腐烂”**(重构目录后历史链接易失效、同义项多路径)。
解法:
- 给迁移到新位置的核心条目(如 [[语义搜索]]、[[知识]])补上 **frontmatter aliases**,并在旧页顶部加一行“→ 已迁移至 [[新页]]”;
- 建立一张“**迁移映射表**”(旧→新)并在 [[README]] 或 [[飞轮$]] 下可视化;
- 短期内用“库内全局搜索 + 批量替换”把错误大小写与旧路径一并修复(如 Wandb → WandB、DeepSEED → DeepSpeed)。
---
# 待办事项与改进建议
**一、结构与命名**
- **去重 [[习惯@]]**:把重复的“习惯的好处/坏处/操作细节”合并为唯一章节;与 [[行动力]]、[[舒适区]] 做清晰分工,避免同义复写。
- **统一专有名词**:
- Wandb → [[WandB]](全库一次性替换);
- DeepSEED → DeepSpeed(改正拼写,并考虑新建 [[DeepSpeed]] 主题页,集中存放 Zero/FSDP 等笔记)。
- **分类回摆**:评估 [[阿拉伯数字]] 是否迁回“4 信息与模式/语言/数字与表示”(与 [[文字]]、[[数字 1]] 聚一处,更贴近“信息表示”主线)。
- **保留迁移痕迹**:对删除/合并的页面(如 RLHF)在相关主题页冒头注明“**已合并至** [[微调实战 -- 用Open-R1微调Qwen模型,强化AI数学推理能力]]”。
**二、工程化与可复用**
- **给 [[Kaggle一期$]] 补充里程碑前置属性**(frontmatter):
yaml
milestones:
- {date: 2025-03-23 04:24:21, title: "第一次成功的 submission"}
- {date: 2025-03-23 06:05:46, title: "微调训练首跑成功"}
tools:[WandB, Unsloth, ChatML]
方便后续 Dataview 拉取为时间线。
- **在微调长文中加入“故障速查”小节**:对 OutOfMemoryError、Zero3 配置、num_processes 单卡/多卡差异等给出一屏速查,并链接 [[OutOfMemoryError]] 等已有条目。
- **Shadowing 形成模板**:
- 在《[[英语-shadowing 计划$]]》开头加入“当日模板”代码块:filler|连读|短语|录音链接|自评分”;
- 约定每条 filler 绑定 1‑2 个 **口型要点** 与 **重音节拍**,下周开始对比两周的录音差异。
**三、知识协同**
- **把 [[哲学$]] 拆出 3 张微 MOC**:
-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关键二手书目);
- “**语言的转向**”(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对应阅读);
- “**方法论对照**”(演绎 vs 归纳、现象学 vs 分析哲学),并与 [[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 互链。
- **“第二大脑 AI 化”落地清单**(见 [[2025-2026 战略屋]]):
- 选定 1 条库内检索增强链路(如 [[语义搜索]] → 语义向量收敛 → 召回实验 → 评估指标 [[模型评估]]),做成一页可复用 SOP。
---
# 提问与下周展望
**我建议你思考:**
1. 你的概念树现在把“**心智(3)**”与“**信息(4)**”分家得更清晰了——有没有**1‑2 个跨界“桥梁页”**(例如“**表征与理解**”“**语义 vs 统计**”)可以专门承接两边的链接?
2. [[哲学$]] 中“二手为先”的策略与你在 [[AI工程师]] 路线上的“实践优先”高度一致。两者是否可以沉淀成一套**“从 0→1 的学习共识”**模板,复用于 CS/英语/投资等不同域?
3. TOEFL 的**口语与写作**,能否引入 “WandB‑式”的**过程度量**(每周样本数、平均自评、卡点分类占比)?这会让语言训练也获得“工程感的闭环”。
**下周优先级建议:**
- **P0|结构治理:**合并去重 [[习惯@]]、统一大小写与拼写、评估 [[阿拉伯数字]] 的归类。
- **P1|实操推进:**在《[[微调实战 -- 用Open-R1微调Qwen模型,强化AI数学推理能力]]》上新增“故障速查”;在《[[Kaggle一期$]]》完成一次 **WandB 可复现**的训练‑提交闭环。
- **P1|语言闭环:**为《[[英语-shadowing 计划$]]》加模板与当周样本目标(≥ 10 段),并与《[[托福考到100$]]》的写作模板联动一次“小作文 3 篇”演练。
---
# 目录结构调整建议(精炼版)
1. **明确“后缀语义”:**
- $=MOC/项目枢纽(如
- [[飞轮$]]、[[哲学$]]、[[Kaggle一期$]]);
- @=“概念主条”/词条中心(如 [[习惯@]]、[[深度学习@]]、[[Java@]])。
在 [[README]] 顶部简述这两种后缀的含义,减少歧义。
2. **信息与语言的统一栈:**
- 4 信息与模式/语言/ 底下并列:文字|数字与表示|语义搜索|信息论|信息熵;把 [[阿拉伯数字]] 归到“数字与表示”。
3. **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栈:**
- 2 飞轮/2 认知系统/ 下保留:[[习惯@]]|[[舒适区]]|[[行动力]]|[[刻意练习]]|[[间隔复习]];行为技巧不要再回流到“0 工具系统”。
4. **工程与实践分层:**
- 概念与算法放“4 信息与模式/CS/…”,
- 具体“**项目流水线/SOP/配置**”放 1 一切皆项目/…(如微调、部署、Kaggle 参赛),并由项目页 $ 汇总。
5. **重构友好策略:**
- 开启 Obsidian 的 **Update links on rename**;
- 给重构核心页加 **aliases**;
- 为“被删除/合并”的文章在相关主题页顶部保留一行“**已合并至** …”。
---
如果你愿意,我也可以把“WandB/DeepSpeed 拼写统一”和“习惯@ 去重”的**批量替换清单**先按正则写好给你贴到编辑器里直接用。需要的话丢给我你想保留的那套标题与风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