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新增/修改内容概览
根据提供的 commit 记录,本周的主要变化聚焦于笔记的结构优化、链接标准化、日期更新,以及少量内容扩展。以下按主题分类总结(忽略纯日期修改或微小格式调整):
- **AI/ML 课程笔记(CS224n/CS229)**:
- 更新 [[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新增 aliases(如[整体思路]),表格中链接标准化(如 [[正则化]]、[[dropout]]、[[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Seq2Seq]]),并调整了知识点列表。
- 更新 [[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Assignment 2 word2vec]]:将 [[交叉熵]] 链接改为 [[交叉熵 cross_entropy]],优化数学概念列表。
- 更新 [[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Assignment 3]]:标题添加 # 号以提升 markdown 结构化,调整部分小节标题(如从 "Part 1" 到 "# Part 1"),并更新日期。
- 更新 [[CS229 Machine Learning]]:日期修改,无实质内容新增。
- **数据库课程笔记(CS186)**:
- 更新 [[UCB CS186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新增详细的 Lab/Project 一览表格,涵盖 SQL、B+ Tree、Joins、Concurrency、Recovery 等主题,包括关键任务、实践点和收获技能。日期更新。
- **个人项目与算法笔记(viva/算法)**:
- 更新 [[viva/算法/微调]]:新增 aliases(如[SFT 与 GRPO 的差异与联系]),链接调整(如 [[监督微调 SFT]]、[[GRPO]]),并优化表格和总结部分。
- **学习与认知系统笔记**:
- 更新 [[2 第二大脑/2 飞轮/0 工具系统/学习/刻意练习]]:链接修改为 [[反向传播]],强调机器学习与大脑可塑性的关联。
- 更新 [[2 第二大脑/2 飞轮/2 认知系统/Corrective feedback Loop]]:日期修改,无实质新增。
- 更新 [[viva/0. 我的奥德赛]]:标题从 "##" 改为 "# " 以标准化,日期调整,优化了学习阶段的结构(如口语/写作 a/b 阶段)。
- **博客与复盘笔记**:
- 更新 [[3 博客/AIGC可能并没有多强大]]:标题从 "##" 改为 "# ",优化结构。
- 更新 [[3 博客/Transformer 模型实践教程—pytorch 版]]:链接调整为 [[Positional Encoding 位置编码]]。
- 更新 [[4 复盘/2025年第15周]]:内容扩展,提到 Transformer 学习深入化,并调整链接(如 [[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
- **文件删除**:
- 删除 [[MIT 6.828/C/导包机制]] 和 [[Q2:做CS的经典lab/分布式系统]],可能表示知识库精简。
总体趋势:本周以笔记标准化(链接、标题、日期)和结构优化为主,新增内容较少(主要是 CS186 的表格),删除了一些旧文件。
# 知识点与想法的关联分析
- **新想法与重点概念**:
- **标准化与链接优化**:本周强调了笔记的结构化(如标题使用 #、aliases 新增),这体现了“知识网络化”的想法。重点概念包括 [[交叉熵 cross_entropy]]、[[dropout]]、[[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Positional Encoding 位置编码]] 等,这些在 AI/ML 笔记中反复出现,突出 Transformer 和 NLP 的核心机制。
- **课程实践扩展**:[[UCB CS186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的新表格引入了数据库核心主题(如 ARIES 恢复协议、意向锁),这从理论转向实践(如实现 B+ Tree、LockManager)。
- **算法微调差异**:[[viva/算法/微调]] 深化了 SFT 与 GRPO 的对比,强调强化学习在生成任务中的灵活性(如奖励函数),这是一种从监督学习向策略优化的演进想法。
- **学习机制关联**:[[2 第二大脑/2 飞轮/0 工具系统/学习/刻意练习]] 将大脑可塑性与 [[反向传播]] 链接,引入“制造错误信号”的概念,体现了生物学与 ML 的交叉。
- **与现有笔记/主题/项目的关联或衍生价值**:
- **AI/ML 生态整合**:[[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的更新与 [[3 博客/Transformer 模型实践教程—pytorch 版]] 强关联(如位置编码、多头注意力),可衍生为一个“Transformer 实践路径”项目,链接到 [[viva/算法/微调]] 中的 RLHF/GRPO,扩展到 Agent 开发。
- **数据库与 AI 交叉**:[[UCB CS186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的 Lab 表格可与 [[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Assignment 3]] 的依赖解析关联(如并发与锁管理),衍生价值在于构建“AI+DB”系统(如向量数据库用于 embedding)。
- **个人学习系统**:[[viva/0. 我的奥德赛]] 的阶段优化与 [[2 第二大脑/2 飞轮/2 认知系统/Corrective feedback Loop]] 关联,强调间隔复习和反馈循环,可衍生为英语学习工具的项目(链接到 [[3 博客/AIGC可能并没有多强大]] 中的 AI 工具论)。
- **复盘机制**:[[4 复盘/2025年第15周]] 的扩展与整体知识库演变关联,衍生价值是使用 Git commit 作为“自动化复盘数据源”,可链接到 [[2 第二大脑/2 飞轮/0 工具系统/学习/刻意练习]] 的错误信号制造。
这些变化增强了知识库的连通性,潜在价值在于从散点笔记向主题集群演化,便于未来查询和扩展。
# 复盘与思考
- **知识库演变带来的洞见**:
本周知识库从“内容积累”向“结构优化”转型,洞见在于:标准化链接(如 aliases 和双链)能显著提升可导航性,减少重复工作;删除旧文件(如 [[Q2:做CS的经典lab/分布式系统]])反映出“精简主义”的演变,帮助聚焦高价值主题(如 AI/ML 和数据库)。
- **发现的趋势、问题或值得思考的地方**:
- **趋势**:AI/ML 笔记占比增加(CS224n、Transformer),显示你正深化 NLP/Transformer 领域;标准化操作(如标题调整)表明知识库成熟化。
- **问题**:删除文件可能导致知识丢失(无备份?);链接频繁调整(如 [[自注意力机制]] 到 [[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暗示命名不一致问题,值得思考如何标准化命名规范。
- **值得思考**:如何平衡“优化现有笔记”与“新增内容”?本周优化为主,下周可转向实践应用(如基于 CS186 Lab 实现小项目)。
- **经典问题的变体及解法**:
你碰到的是“知识碎片化与维护成本高”的经典问题变体(常见于 PKM 系统)。解法:采用“原子笔记+双链网络”(如你的 Obsidian 实践),结合 Git 版本控制自动化追踪变化;进一步,可引入脚本自动化链接检查(如 YAML linter)来减少手动调整。
# 待办事项与改进建议
- **改进方向**:
- 加强笔记原子化:将大笔记(如 [[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Assignment 3]])进一步拆分为子笔记(如 [[Adam优化器]]、[[dropout]]),提升复用性。
- 引入自动化工具:开发或集成 Git hook 来检查链接一致性,减少手动优化时间。
- 实践导向:基于 [[UCB CS186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的 Lab 表格,挑选一个(如 B+ Tree)实现小 demo,并链接回知识库。
- **具体待办事项与行动步骤**:
1. **链接审计(下周内完成)**:扫描所有笔记,统一链接命名(如始终用 [[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 而非变体)。步骤:用 Obsidian 的搜索功能列出不一致链接,手动替换。
2. **内容扩展(下周目标)**:为 [[viva/算法/微调]] 添加实际代码示例(如 GRPO 伪代码),链接到 [[3 博客/Transformer 模型实践教程—pytorch 版]] 的 RLHF 部分。步骤:参考 Hugging Face 文档,写一小节代码 snippet。
3. **备份与精简(长期)**:为删除文件创建“归档”目录(如 src/归档/),避免丢失。步骤:下次删除前,移动文件并添加说明笔记。
# 提问与下周展望
- **建议思考的问题**:
- 如何量化知识库的“健康度”(如链接密度、笔记覆盖率)?这能帮助评估优化效果。
- 在 AI/ML 笔记中,哪些概念(如 [[交叉熵 cross_entropy]])可应用于你的个人项目(如 [[viva/0. 我的奥德赛]] 的英语学习工具)?
- 删除文件后,如何确保知识不遗漏?是否需要“知识地图”来可视化主题覆盖?
- **下一步重点关注领域或话题**:
- **领域**:深化 AI 实践,如基于 [[CS224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构建小 Agent 项目,关注 [[Agent]] 与数据库集成(链接 [[UCB CS186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 **优化**:焦点转向“自动化与可视化”,如集成 Dataview 插件生成动态知识图谱,或探索 YAML 标准化以支持未来迁移。
# 对于你的目录结构调整意见
你的目录结构(如 src/1 一切皆项目/、src/2 第二大脑/、src/3 博客/、src/4 复盘/)已较为模块化,但有优化空间:
- **优点**:数字前缀(如 1、2)便于排序,主题清晰(项目 vs. 大脑 vs. 博客)。
- **建议**:
- **扁平化子目录**:如 src/1 一切皆项目/搁置中/Q2:做CS的经典lab 1/ 太深嵌套,可简化为 src/项目/CS经典lab/,减少路径长度,提升导航。
- **标准化命名**:统一使用英文或中英混用(如 src/Projects/、src/SecondBrain/),避免纯中文(如 “搁置中” 改为 “Archived”),便于跨语言搜索。
- **新增顶级目录**:添加 src/0 基础/ 用于存放核心概念(如 [[自注意力机制 Self-attention]]),让原子笔记更易访问;或 src/Archives/ 用于已删除文件。
- **整体**:考虑基于 PARA 方法调整(Projects/Areas/Resources/Archives),你的结构已类似,可微调为 src/Projects/(=1)、src/Areas/(=2 飞轮)、src/Resources/(课程笔记)、src/Archives/(=4 复盘 + 删除文件)。这能更好地支持知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