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测单词的时候能体会的,好多点不认识的单词其实都见过。;;;非常不想把学英语变得目的性很强,很不情愿去做一件事情。;;;当然 duolingo 之前学的 4000+ 生词以及 高频 2000,我也会再导到墨墨去记。 非常不想把学英语变得目的性很强,很不情愿去做一件事情。 > 学习的愉悦和乐趣非常重要,另外如何保持一定的疼痛感和持续走出舒适圈,有指标去衡量自己的持续进步,而不是自己骗自己式、自我感动、原地打转的学习,这是我通过自学考研、学英语、转码这三个千小时级的项目中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围绕这个话题有很多可以说的,并不是简单逼自己,或者简单去找容易的乐趣那么简单就能说清楚。 7.28 昨天和我弟,聊了大概一个半小时,他的学英语经历。毕竟自家人聊天没成本,哈哈。他是高中英语就很好,**高考 150 经常 145+**,他给我说的主语原因是:高二在没任何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把六级词汇背完了;后面 4 级 6 级一直都是裸考,6 级他 630+。但是他六级前也都是哑巴英语。 > 这意味着基础的 [语法](语法) 体系的掌握、[音标](音标.md) 体系的掌握 他那两个月练口语的方式就是明读和复诉, > 前提是基础的语法体系的掌握、音标体系的掌握 很不情愿说这些,因为这某种程度在否定你的计划。。。 > 我的并不是一份计划,我给你的建议只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接受这么多信息后自己甄别好坏的一个认知的传递。这也是当我自己进入一个较新的领域时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 比如你说的『自然拼读法』、『或者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拆成一句一句 ANKI 正面背面卡片去读,』我都花时间实践过,将我自己实践之后的感受变成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给你,来节约你的时间。 > 我觉得更有价值的是对要做成这件事各个方面需要到什么程度,包括最后怎么衡量自己能力的认知(四种映射的数量,这个应该是最有价值的) 雅思考了 3 次才上岸,第一次口语只有 5.5,不过准备两个月就听力阅读 8.5,写作 7,口语 6.5(据说他发挥的要比 6.5 好,可能大陆压分了)。他并没有经历和老外聊天对话的那个过程,所以可能口语词汇的激活并不是想象中一定又得从 O 打怪升级? > 我说过,最终指标只有一个就是主动词汇映射的数量,至于怎么获得无所谓,我课中甚至举过极端的例子,拿着中文挨个背一遍 > 另外,我可以大胆假设,他高考和六级的这个水平的话,他从未对你的境遇有过切实的感受,他在最初接触英语的时候,语法和音标就有个比较牢固的基础。他分享是有 [知识诅咒](知识诅咒.md) 的(可以查一下这个词),也可能带了三分轻而易举的炫示,另外他不会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对于你的情况该如何提升。想象 60 分的基础对他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相信我。亲戚并不意味着信息传递的严谨,但是编辑过的文字一定比随口的语音严谨。 我觉得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才有可能坚持。学英语干人干面,就像前天我们聊到最后,其实只要能坚持下去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嗯,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或者形容,肯定想办法坚持到最后是王道。 > 我的所有所谓的建议、计划都只是给你一个辅助的参考信息而已。我相信这也是进入任何领域初来乍到之时,最值钱的东西。你怎么实现,与我无关,你也不必介怀。但是我随时可以根据我自己的认知给你反馈。 > 回到疼痛感的话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点。如果能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一个最 effective 的档位,那么做什么都会无往而不利。可以看马斯克的一个采访,问他最大的挑战,犹豫很久后的答案是 [Corrective feedback Loop](Corrective%20feedback%20Loop.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