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1000](https://imagehosting4picgo.oss-cn-beijing.aliyuncs.com/imagehosting/fix-dir%2Fpicgo%2Fpicgo-clipboard-images%2F2024%2F07%2F17%2F11-42-24-35a7b7303c8e9403751ec424affe0414-20240717114223-c7cfbb.png) 人生与法治,什么才是根本呢,我以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就算将法治的外延扩展为秩序,答案也是如此。小时候我一定是不会有这样的认知的。慢慢长大,有很多不可解之事,想着想着,我才想通这个道理。举两个最近的例子说吧,之前看了一部纪录片《国家监察》,有很多落马省委书记现身说法,我很惊异。在中国的体制之下,省委书记,一方大员,在无数的事务上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可是其行径呢,令人侧目,甚至惊诧。不难想象,当一个地区的最高权力者都如此的时候,对于一个几十万平方公里,几千万人民土地上的政治生态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样一个无视法治的权力者会对这块土地上的法治践履造成怎样的破坏。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革命老兵,两个一等功一个特等功,那应该是黄继光邱少云之类的人物了,可是连这些军功章也只是无意中孩子发现的,问起他的事迹,这位将近九十岁的老人说他已经忘记了。对,已经忘记了! 我在这里无意去讨论前者的龌龊、后者的善良。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意义的消解。一个是世俗规范中的最恶者,一个是世俗规范中的最善者,前者接受惩罚,但我相信有很多也已安全着陆,后者无意于奖赏,甚至已然忘却。我相信很多这两种人中,前者不以为恶,后者不以为善。难道你只能称后一种为人生吗?有恶贯满盈的人生,有默默奉献的人生,有浪子回头的人生,也有老实人接盘的人生。 但我相信,如果让他们回忆一生,一定都不会加上这样的冠词,因为这些都来自于秩序意义。他们能想起的,只有童年时的幸与不幸,青年时的爱与不爱,壮年时的成功与落寞,晚年时的充盈与孤寂。他们更在乎自己的体验。有的人以华衣美眷为体验,有的人以给人方便为体验。他们不会说自己是个好人还是坏人,是个秩序者还是破坏者。有的人自我体验与社会意义想谐,那么便会得到更多的世俗利益。有的人相违背,或许独善其身,严重的就会被彻底消灭,比如枪毙。可那也都是人生吧。所有的意义归于个体都被消解了。 同样这样的消解也适用于家庭。无论你在共同秩序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一个家庭中他总会将这些东西消解。我记得之前落马的常委周永康,有个儿子,从来不参与家庭的事情,自己开一个书店,也不会受到牵连。也有很多罪恶滔天的人会受到家庭的理解与体谅,杀人犯的母亲也同样只把他当一个孩子。或正向或反向,都是意义消解的结果。 可能我是一个很唯心的人吧,我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我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人生是一个和宇宙一样大的概念。我相信,当我漂流瀚海,沉浮一生,法治一定只是其中的一个元素,不是说它不重要,吃饭也重要,可吃饭也只算人生的一部分吧。我们需要它,但也包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