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小时这个阈值却很奇妙,它不那么短,但坚持下来不容易,它也没有很久,但是也已足见一些分晓。 <!-- more --> 周末阅读了李笑来的一千小时的书籍,这个人虽然似乎因为割韭菜在币圈名声不太好,但是这本书中的很多东西还是引起了自己极大的共鸣。因为截止工作之前,自己在编程和英语上面刚好各刻意投入了一千个小时,分别达到了入行工作和基本听说读写的水平。一万小时 master 的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往往遥遥无期,难以感知,但一千小时这个阈值却很奇妙,它不那么短,但坚持下来不容易,它也没有很久,但是也已足见一些分晓。基于此,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当下的中国,英语和编程无疑是个人知识方面的两个最大杠杆,那么我自己的下一个 1000h 应该投入到哪个方面,说白了就是 top3 是什么?二是:英语和编程天然具备数字化的优势,整个学习的过程,一台电脑就可以 manage,做一些数字化的反馈,但是其他领域呢?比如一项运动技能,通过录音录像吗?尤其是在目前大模型底座 context 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 top3 是健身与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