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一个脏衣篓?是把每次随意丢衣服的这个能量,不耗散,统一利用起来。在一个恰当的时候,统一处理,而不是重复做功,从而获得最高效率。 不设立 INBOX,东西全依赖大脑记忆,那么统一处理的时候,就像从房间的各个角落再找一遍待洗衣服,不仅费时间,而且可能漏掉。 ## 收件箱思维 - 不能让各种事情纯靠大脑记忆,所以将待办进行**收集 - 待处理**很重要。而万事万物皆是待办,如任务管理、信息管理、写作、阅读、聊天。 - 收件箱充当**缓冲区**,将处理步骤推迟到之后的某个时间点,防止当下的 focus 状态被打断。 - 收件箱一定要**触手可及**且**一元化**,尽可能降低我们**收集**这个动作的摩擦力。[不应该设置多处收件箱](不应该设置多处收件箱)。 - 收件箱一定要**定期整理和回顾**,让其吞吐能力维持稳定。不然爆掉以后,可能将来就再也不愿继续收集了。[收件箱需要可靠的清空流程才有效](收件箱需要可靠的清空流程才有效)。 ## 核心指标 流出率>=流入率 %% 我的理解:: 所以需要 [一元化收集](一元化收集)%% [收件箱需要可靠的清空流程才有效](收件箱需要可靠的清空流程才有效),但做到这点很难。如果对应单一概念的收件箱(如「要读的东西」),在实体上却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可靠地清空收件箱更是难上加难。 可靠的收件箱要求流出率>=流入率,但如果一个收件箱分布在许多地方,就很难看到和管理这些速率(例如,通过放弃或推迟项目)。 一个解决方案可能是创建虚拟收件箱,为该概念收件箱的项目所在的几个「地方」提供一个统一的界面;见 [我的阅读收件箱实现](我的阅读收件箱实现)。 ## 实践 - 常用软件的信息和任务收集 - 微信:[滴答清单](滴答清单.md) 公众号 - edge:内置分享至滴答 - 知乎:内置分享功能至滴答 - 掘金:内置分享功能至滴答 - 书籍的书摘和笔记收集 - 全部导入 [微信读书](微信读书.md),用微信读书的 api 导出标注和想法的数据,和 obsidian 产生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