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ummary
- **线下指标**:
- 实体链接精度、覆盖率;近重复召回/误杀率;RAG 证据匹配率;行程可行性(违约束率)。
- **线上指标**:
完成率、被收藏/转发率、用户改动次数、投诉(闭馆/踩坑)率。
- **人工对齐**:
建一个**专家检查清单**:开放日/预约、午餐补给、儿童/长者友好、卫生间密度、下雨兜底等。
## 算法角度的理解(可以作为打分和巡检逻辑)
**普通人仅从文字交付很难看出来,哪怕实地去一次也很难感受到,偏向一锤子买卖**
> 本质是**带时间窗的 Orienteering/VRPTW**:在每天有限时长内,选择并排序 POI,使总“体验分”最大,满足开放时间、交通与节奏约束。
1. **评分函数(示例)**
$\text{score}(p)=w_\text{style}\cdot s_\text{style}(p)+w_\text{pop}\cdot s_\text{pop}(p)+w_\text{fresh}\cdot s_\text{fresh}(p)+w_\text{season}\cdot s_\text{season}(p)-w_\text{crowd}\cdot c(p)$
- **style**:与所选风格的相似度(由文本/标签学到);
- **pop**:热度(去交互水分后);
- **fresh**:内容新鲜度;
- **season**:与出行月份/天气兼容度;
- **crowd**:拥挤风险或排队时长估计。
2. **候选集裁剪**
- 先用 **地理聚类(H3/k-means by 坐标)**,每日选 1~2 个簇,减少跨城穿梭;
- 对每簇按 score 排前 k(如 12~15)。
3. **序列求解**
- **启发式**:Nearest Insertion / Greedy + **2-opt/3-opt** 微调路顺;
- **时间窗**:硬约束(闭馆前必须到)、软约束(午餐 60min、咖啡 45min、步行日总量 $\le$ 12k 步);
- **交通时长**:用路网/打车/地铁 ETA(可用缓存表或第三方 API 估计);
- **回退机制**:若违反任何约束,自动替换为同簇“备选 POI”。
4. **鲁棒性**
- 为每个 Day 产出 **Plan A(主线)/Plan B(雨天)/Plan C(人多时)**。
# 💡 Cues
#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