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浪费时间"重新定义为=="偏离当前意图的行为"==
我制订了一个有效的定义,以澄清"什么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和"什么不是浪费时间"的大量困惑——只有当你没有在做你想做的事情时,才是在浪费时间。我将此作为时间管理的通用指南。如果我现在就是打算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那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就不算是浪费时间。但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打算工作或者完成一些有成效的事情时,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就是在浪费时间。此外,塞涅卡的名著《论生命之短暂》(On the Shortnes of Life)是一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伟大著作,里面充满了永恒的智慧。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关键点来理解它的内涵:
1. **"真正的浪费时间"是指没有按自己的意愿去度过时间**
- 这一定义将个人意愿或目标放在首位。只要你所做的事情是你"真正想做"的,无论它看起来是否"高效",都不算在浪费时间的范畴之内。
- 反过来说,如果你原本打算学习、工作或者从事更有成效的事情,却在拖延或分心做其他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那么就会被视为浪费时间。
2. **时间管理的核心是对自我意愿和目标的清晰认知**
- 如果明确知道"此刻我就是想要放松、想要打游戏",那这种休闲活动就具有正当性。它不是浪费,而是一种必要的调剂或放松。
-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想"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娱乐或其他琐事上。他们内心往往还有更想实现的目标(例如工作、学习、健身、创作等),但却被娱乐或拖延占据了时间。这才导致"浪费"或自责的感觉。
3. **与塞涅卡《论生命之短暂》的关联**
- 在《论生命之短暂》中,塞涅卡所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人生其实非常短暂,很多人却并未真正"活"过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外界的诱惑或无谓的消耗上。
- 塞涅卡反对那种将人生漫无目的地耗尽,却不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做法。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觉得人生短暂,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利用时间。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投入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人生会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也会感觉时间更加"宽裕"。
4. **现代视角下的实践应用**
- 我们可以将这一定义当成一种"自我觉察"的工具:在做任何事情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是不是我此刻真正想要做的事?"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坦然地投入其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行为,转去做更能满足自己目标和价值的事情。
- 这样的自我提问能帮我们摆脱盲目的拖延与内耗,让我们对自己的行动产生更强的掌控感和责任感。
**总结**
"只有当你没有在做你想做的事情时,才是在浪费时间"这一观点,其实质是把"个人真实意愿"视为衡量时间利用的唯一标尺。我们常常会对"到底怎样才算浪费时间"产生困惑,核心原因在于个人目标和现实行为之间出现了错位。阅读塞涅卡的《论生命之短暂》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种"珍惜时间、活在当下"的态度:唯有真正主动地掌控自己的时间,才能告别真正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