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不是“心流”,而是主动“制造错误信号”。遇到困难和挫败感时,大脑才会释放乙酰胆碱和多巴胺,进入“可塑性模式”(Neuroplasticity),神经元开始重连。解释:这不就是[机器学习ML](机器学习ML.md)里的[反向传播](反向传播.md)吗?痛苦是学习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当你感到“我错了”的时候,你的大脑才真正开始升级。
1. 每个人出生就和电脑出厂一样,自带一套配置,有的是 2c4g,有的 8c16g,能提升的只有软件。所谓练习,本质是一个认识自己的硬件配置,学会更优化和充分调度硬件的过程
2. 直白而讨人厌的说,我是游泳以后才发现很多人脑力非常糟糕。体育方面需要的动脑筋强度并不大,记住一个技术要点,解构,实验,模仿,还原,再测试就好。对国内来说麻烦一点的是进阶技术动作讲解的网课少,油管上就多的很。但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看那些。然后不停问,怎么能游出漂亮拉长游,问了一年我说了一年,丝毫不想,动作没什么进步。这个回答下面也别嘴硬,锻炼效果最好的肯定是[[技术动作]]到位的泳姿,也是最不容易受伤的泳姿(前提是人体不过度负荷)。乱游和每一块肌肉都在爆发的区别大了去了。怎么调动和协调几乎每一块肌肉就是技术动作要解决的问题。再就是,重视技术动作,一年就能游出其它人游三四年甚至永远游不出的水平,这够有诱惑力了吧。而且不用过分自虐体能。游泳对体能还是相对宽容的,水里自重小,水感好了水流推人走,除非追求1500m20分钟内。
**首先,要改掉一个心理,那就是** **不要觉得自己好不容易练到了全身配合阶段,再转头回去练习** **换气、蹬腿、划手那些基础的动作,就是退步。专业运动员每次训练,都要练这些东西。没错,每次,都,练。(为了给你们打鸡血,我就不加几乎这两个字了)**
## 本质是不断 challenge 自己
健身做的很好,代码随想录刷的很好都是因为找了好的东西来 challenge 自己,不管是现实的教练还是网上的教程。选择现实或者网络关键在于所谓的打分的那个步骤是否只能在现实中实现!
塑造[[心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