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结论 • 布匿战争(Bella Punica)是公元前 264–146 年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打了 三场大战。 • [[汉尼拔]](Hannibal Barca)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他率军携战象翻越阿尔卑斯、在意大利连克罗马军团,却最终败于扎马战役。 ⸻ 布匿战争三部曲 战争 时间 导火索 & 主题 关键战役 结果 第一次 前 264–241 BC 争夺西西里与海上控制权 伊库斯岛海战、密雷海战 罗马首度称霸西西里,迦太基赔款并交出舰队雏形。  第二次 前 218–201 BC 汉尼拔围攻罗马盟城萨贡托 → 罗马宣战 特雷比亚河、特拉西米诺湖、坎尼会战、扎马 罗马逆转获胜;迦太基失全部海外领地并巨额赔款。  第三次 前 149–146 BC 罗马刻意挑衅、彻底根除威胁 迦太基围城三年 迦太基被屠城,领土改设“阿非利加行省”。  “布匿”=Punicus,是罗马对迦太基人的称呼;三场战争标志罗马从地中海西部强国跃升为帝国雏形。 ⸻ 汉尼拔的传奇(第二次布匿战争核心) 阶段 关键动作 影响 童年立誓 据说 9 岁随父亲哈米尔卡走到祭坛前,发誓终生与罗马为敌 奠定“一生抗罗”主线。  西班牙崛起 前 221 BC 接掌迦太基在伊比利亚的军团 训练精锐步兵+战象,积累战功。 挑起战争 前 219 BC 围攻萨贡托(罗马盟友)罗马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越阿尔卑斯 前 218 BC 率约 4 万兵+37 头象横越阿尔卑斯 出其不意直插意大利本土,成为军事史名场面。  连战三捷 特雷比亚河、特拉西米诺湖、坎尼(围歼 5 万罗马军)坎尼战术(双翼包抄)被誉为“完美会战”。  僵持十余年 物资短缺+罗马采取“费边战术”避战消耗 汉尼拔无法攻破罗马城,战略陷入拉锯。 扎马决战 前 202 BC 斯基皮奥·阿非里加努斯将战火引到北非 → 汉尼拔被召回本土,在扎马溃败 迦太基丧失大国地位,汉尼拔后流亡小亚细亚。  为什么他能被称为“古代最伟大战术家之一”? 1. 战略奇袭:阿尔卑斯强行军跨越三条山脉,颠覆罗马情报体系。 2. 战术创新:坎尼对骑兵与步兵纵深配置的运用,被后世拿破仑、施利芬视为经典。 3. 心理战:在意大利作战 15 年,令罗马盟友摇摆,经济长期紧绷。 ⸻ 影响与遗产 • 罗马:通过连续战争构建海军、掌握西地中海粮仓与矿山,迈向帝国时代。 • 军事学:汉尼拔的包围战、后勤调度、山地行军被列为军校范例;“坎尼”成教科书名词。 • 地缘格局:迦太基覆灭后,地中海西岸无强敌,罗马可专心东向征服希腊与东方。 • 文化记忆:罗马人用“Hannibal ad portas”(“汉尼拔在门口”)形容迫在眉睫的危险;迦太基遗址与战争遗迹今属突尼斯、意大利重要考古点。 ⸻ 一句话记忆法 “先海战、后象战、再屠城”——布匿三战写下罗马崛起剧本;而“翻山象王”汉尼拔则让第二幕成为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