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 | 关键信息 | 目的/提示 |
| -------------- | ------------------------------------------------------------------------------------------------------------------------------------------------------------------------------------------------------------------------------ | ------------------------------------------------------- |
| **PRD 定义** | -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所有相关方的“书面沟通工具”<br>- PRD 本身也是一款“面向团队的产品” | 明确读者是谁:总监、TL、前后端、QA、UI 等 |
| **阅读方诉求** | - 各角色最关心:**问题规模 → 解决方案 → 达成结果**<br>- 前端关心交互图、全状态;后端关心业务逻辑与流程;QA 关注边界 case | 写文档前先列“用户需求清单” |
| **PRD 六大核心内容** | 1. **需求名称**:业务 + 变动动作 + 功能,如 “FLIGHT-59568 航班添加分亨功能”<br>2. **需求背景**:用数据度量“是什么、大小”<br>3. **需求目标**:拆成公式,可量化正负影响 <br>4. **需求方案**:最小可行产品 + 原型 + 重点/风险/外部依赖<br>5. **需求工时**:跨团队工时拆解 & 技术负责人确认<br>6. **数据/监控**:埋点规范 + 上线后实时监控 + 报警机制 | MEMC 原则:Message 清晰、Evidence 充足、Mapping 逻辑、Conclusion 明确 |
| **流程节点** | - **idea FR** → **RDQA** → **需求 FR** → **排期** → **开发交付** → **后评估**- PM 作为 **owner**,对进度和方案负责 |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目标与参与人 |
| **RDQA 前-中-后** | - 会前:拉小会梳理疑点,列提纲<br>- 会中:记录问题与结论<br>- 会后:更新 PRD,确保“沟通记录”沉淀 | “记录 & 更新”是新人最易忽视的环节 |
| **PRD 生命周期** | V1.0 雏形 → V2.0 初稿 → V3.0 中间稿(问题解决中)→ V4.0 终稿(工时确认)| 每版都应注明变更点,方便追溯 |
| **后评估** | - T+2/T+7 拉数据,对比预估 VS 实际- 复盘:数据显著性、工期偏差、可沉淀方法论 | “生完孩子还要养”——上线后效果同样重要 |
| **小 Tips** | - 让团队先认同目标再动手- 图/流程 > 大段文字- 文档形式可灵活,只要信息易获取- 建立“靠谱”人设,积极应对困难 | 增强文档可读性与个人影响力 |
| **培训作业** | 1. **用户故事复盘**:听工单原声<br>2. **独立撰写 PRD**:包含指标与埋点<br>3. **导师批改 + 组内汇报** | 通过实操巩固所学 |
---
# 一句话总结
这份 PPT 通过“**六大核心内容 + 明确流程节点 + 数据驱动**”的方法论,教你写出让所有协作方一目了然、能落地、可评估的专业 PRD,并强调 **沟通记录、数据监控与后评估** 是新人最容易忽视却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